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3章过年(1 / 2)





  次日,少齐果然安排人强行将顾氏送到了铁杵庵。据执行此项任务的李万三说,顾氏闹的特别厉害,犹如街上的泼妇一般,撒泼打滚,无所不用,就是为了不去铁杵庵。最后李万三从李全那里得到了经验,一碗药给顾氏灌了下去,没半刻钟,顾氏便沉沉的睡下。然后李万三带着人顺利的将顾氏送到铁杵庵。至于顾氏醒来后,会做如何反应,想来也没人会关心。

  少齐又请了两日假,将府中的事情重新安排了一番。又特地嘱咐了账房,少峰私自来领银子,最多只给五十两,一个月最多三次。多的,就算在账房头上,让账房的人掏钱赔偿。如此一来,无论少峰如何威逼利诱,账房再也不肯因为畏惧少峰,从而让少峰多领一文钱。

  少齐还去了松鹤堂,和安王爷细谈了一番。据刘顺说,父子两人谈的很融洽。而真实情况是安王打碎了一整套官窑瓷器,一件前朝瓷器,还有安王常年带在手上的佛珠也散了。安王气得大骂少齐孽子。少齐回了句说,孽子也是老子生出来的。子不教,父之过。安王要教训儿子,还是以身作则的好。比如少在女人肚皮上奋斗几次,那身体不愁好不起来。气得安王扬言要去宫里面告御状。

  某个不孝的儿子,名宋少齐的,不仅不怕,还拿出一本空白的奏折,对安王说:“父王要如何告儿子?儿子这就代父王动笔,一会让人送到宫里面去。”提笔做出十分诚恳的样子,就等着安王开口,他就要落笔。

  安王气得倒仰,果然是孽子,不孝子孙。安王大吼几声滚,滚远点。某个不孝子果然滚的远远的。

  永芳有心劝解少齐几句,可是少齐根本不给永芳机会,直接躲到外书房。直到永芳睡着了才偷偷摸回卧房。等到早上,永芳一大堆事情要忙,等想起来的时候,少齐早就出府去了。永芳无奈,心知少齐是个极有主意的人,他既然不愿意听旁人的劝说,永芳也就不多嘴了。

  时间不等人,多出来的两日假期转眼就过去了。这一次永芳亲自将少齐送到大门口,原本还想将人送到码头去的,少齐却不肯答应。只说路途遥远,没有必要。少齐上马之前,再次在永芳耳边说道:“你的想法我明白,你且放心,总归我心里都记着,定不会辜负了你。”

  永芳笑的很灿烂,道:“我相信你。”别管这种信任有多久,一年,两年,还是五年,十年或者是一辈子,总归永芳在这一刻是相信少齐的,也是相信他们的感情的。

  少齐一走安王府就安静了下来。没人收拾少峰,没人和安王叫板,少威少鸿老实本分,宋薇整日里呆在闺房不出来,孟二奶奶忙着给淳哥儿攒私房钱,一时间安王府连一点可让人讨论的八卦都没有,真是无趣的很。

  这种安静生活倒是永芳想要的,二宝一天一个变化,虽然身体看着不如大宝那么结实,但是也不曾生病。而且二宝生活很有规律,一到时间就睡,到了时间就醒来,也不乱哭也不乱叫,不像大宝那般调皮捣蛋。永芳爱的不行,只觉着二宝在肚子里的时候受了委屈,所以才会如此乖巧,不像是个哥儿,倒是像个姑娘。永芳还很忧心的对常嬷嬷说过,担心二宝将来会不会太闷,甚至还担心过二宝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常嬷嬷连着呸了永芳几声,“大少奶奶不想好的,尽想些坏的。大少奶奶怎么能这样,这是在诅咒二宝了。”

  永芳脸红,很不好意思。她也知道自己不该这么说,太过晦气。但是永芳总免不了担心,实在是二宝太安静了一点。即便哭的时候,也不像大宝那样哭的惊天动地,而是小声的,可怜的,一旦被满足了需要,那哭声也就立马止住了。都快半岁的孝,就没见过无理哭闹的时候。

  永芳很不放心,于是请了太医来检查,太医一番检查,直说世子妃很会养孩子。原本瘦瘦小小的孩子,养了半年,给养的白白胖胖的,甚至比同月龄的孩子还要好。永芳不敢相信,怎么看都觉着二宝瘦,参考对象大宝。怎么太医就一个劲的说好话了。是讨好她,还是有问题不敢直言。

  永芳是左问右问,太医始终口径一致。永芳无法,只好去外面请了位大夫来检查二宝。当然不是在荷香院,而是让常嬷嬷将二宝抱到外院,还特意换了身普通的衣服,就对大夫说,这是府上亲戚的孩子,担心孩子体弱。

  也不知大夫看穿没有,总归连着请了两个大夫,都是太医口径一致,都说二宝长的好。别看瘦,可是有肉。

  常嬷嬷也在永芳耳边唠叨,“大少奶奶如今可以安心了吧。我就说二宝这孩子也是有福气的,虽然在娘胎里受了点罪,但是大少奶奶心疼他,大少爷心疼他,就是王爷也心疼的不行。这还养不好,那奴婢可没脸在大少奶奶跟前当差了。”

  永芳不好意思,“嬷嬷可别这么说,都是我的错。我也是担心二宝性子太安静了,不像大宝整天闹腾。”

  哐当一声,闹腾的大宝将桌子上的一个茶壶给扫落在了地上。害怕被娘亲惩罚,又急急忙忙的躲到常嬷嬷身后。见永芳没出声,有伸出一个头来,冲永芳直欢乐的笑。永芳见了,哭笑不得。大宝怎么就这么个性子,闹的不得了。大过年的,永芳也懒得管教大宝。大宝见永芳一直没和他说话,就悉悉索索的悄悄走到永芳身边。永芳板着脸,只当没看到他。大宝自己就从永芳的小腿上往上爬,“娘,娘……”张开双手要抱。

  永芳原本板着脸的,可是瞧着大宝如此可爱,又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还是要装装样子,闷着笑,故作严肃的对大宝道:“知道错了吗?”

  大宝舔着手指,装无辜。

  永芳打掉他的手指,“不准吃手指。”

  “娘抱。”睁大一双无辜的眼睛看着永芳,永芳的心瞬间就软了。差点就没憋住。

  “先认错了,认错我就抱。”

  大宝见永芳不肯就范,于是张大了嘴巴哭号起来,哭了一会一滴眼泪都没有。常嬷嬷在旁边大笑起来,“大宝这小子如今也学会假哭了。”

  永芳没憋住,终于是笑了出来,“还别说,这假哭还哭的像模像样的。”

  大宝很委屈,见没人理会他,干脆也不哭了。直接爬下永芳的身体,他要去找二宝玩。还是二宝好,无论他做什么,二宝都不会说他。就算是在二宝脸上花了朵花,二宝也是笑呵呵的。

  瞧着大宝走到里间去找二宝玩,常嬷嬷笑道:“大宝这孩子也知道疼爱弟弟了,真是不错。”

  永芳迥然,心想大宝这么小,怎么可能知道疼爱弟弟。将弟弟当做玩具来玩,那才是真的吧。

  “奴婢进去看着,免得大宝手上没个轻重,伤了二宝可就不好了。”常嬷嬷满脸褶子笑成一团,乐呵呵的进了里屋。

  被大宝打碎的茶壶收拾干净后,清瓶在旁边叫道:“大少奶奶,大宝这个月已经是第三次打碎东西了。”

  永芳默了,这才初十了,这败家也败的太厉害了。

  “大宝,你个死孝……”

  这个春节,安王府过的很冷清,没了顾氏,少齐也不在,就连荷香院也少了不少人。大年三十,照旧是进宫吃团年饭,或许是因为少齐不在京城,皇帝觉着不能欺负孤儿寡母的,因此并没有为难永芳。不过皇帝倒是当着所有宗亲皇族的面,将大宝叫到身边,还让大宝坐在他身边。别说敏感的永芳,就是安王爷这个稍显迟钝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安王当即就站起来道万万不可,于理不合。

  永芳暗自点头,说的没错。没看到下面的人个个眼红的就跟兔子眼似地。皇帝一点都不避忌,他倒是没关系,可是咱们家大宝不过两岁多,那承受得起明枪暗箭。

  皇帝讪讪然,显然很不高兴。于是就问大宝:“大宝,可愿意和朕坐在一起。”

  永芳焦急的很,眼睛睁大了盯着大宝,生怕大宝犯浑。

  大宝悬空着两只腿,却坐的规规矩矩的,绝对没有在家中时候那样,晃动双腿。大宝先是看着永芳,估计是没看明白永芳的意思。然后又看着皇帝,接着露齿一笑,道:“皇曾祖父,孙儿父亲没在家中,孙儿就是家中的男子汉,我要陪母亲的,不然母亲会害怕的。”

  哈哈……

  众人都为大宝的童言童语好笑。果然是想多了,不过是孝子,还是隔着两辈。

  皇帝故意严肃的看着大宝,“你陪你母亲,就不陪皇曾祖父了吗?”

  大宝偏着头,眨巴眼睛,笑道:“皇曾祖父,那要不我先陪着你,等天黑睡觉的时候,我在去陪母亲。您看可好?”

  呼!这孩子这么小,就知道嘴甜讨好人了,难怪皇帝会喜欢他。

  皇帝却依旧板着脸,道:“若是皇曾祖父要你一晚上都陪在朕身边,你可愿意?”

  大宝顿时为难起来,摸摸头,转头看了眼下面的永芳。永芳无能为力,只盼望大宝此时能够挥他的无敌可爱功,将皇帝拿下马来。

  大宝很是为难,“皇曾祖父,我母亲晚上一个人怕的很。要不您让我爹回来,等我爹回来后,我就天天陪着你,好不好?”

  永芳长出一口气,大宝果然是个鬼灵精,不愧她天天耳提面命的教育。早早的就开始给大宝启蒙。换成别家的孩子,这么大一点的实话,话都还说不完整了。大宝不光说了完整的话,还清楚的表达的他自己的意思。永芳拍拍胸口,幸好,幸好,大宝的聪明不光用在了玩乐上面,幸好她对大宝的教育并没有放松。

  安王爷很是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永芳,永芳颔首笑笑。安王爷让人给永芳传话,说永芳将大宝教育的很好,很不错。

  和永芳坐在一起的孟二奶奶有点不是滋味,对比淳哥儿,貌似大宝是要出头一些.

  皇帝也是朝永芳这头看了眼,意味不明。皇帝终于笑了笑,对大宝说道:“大宝,你爹爹离着很远,一时间回不来。可是皇曾祖父想让你陪皇曾祖父在宫里头赘天,你可愿意?”

  大宝小脸蛋皱在一起,跟个包子似地,“皇曾祖父,我母亲说过两日要去看外婆,还有太外婆。要不等孙儿看望了外婆和太外婆,再到宫里陪皇曾祖父好不好?”接着又小声的道:“孙儿之前已经答应了外婆家的行表哥,要去和他玩的。母亲说,男子汉要言而有信,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答应。皇曾祖父,孙儿很为难的。孙儿不想失信于人。”

  大宝一脸为难啊,对着手指头,好想将手指头放在嘴里舔舔。可是娘说舔手指头不对,很容易得病。大宝觉着自己是个乖孩子,虽然娘亲总是说他是个死孝,捣蛋鬼,但是他依旧是个乖孩子。嗯,那就不舔手指头。不过那桌子上摆的是什么,看着很好吃的样子。此时的大宝忘记了之前说的话,也忘记了此刻的处境,一心就惦记着吃。

  众人都看着皇帝反应。对于小小年纪的大宝竟然有如此表现,虽然大家都很意外。但是所有人更为关心的是皇帝的态度。

  就见皇帝哈哈大笑起来,“好,不愧是朕的孙儿,知道做人要言而有信。很不错。”目光转向永芳,冲永芳肯定的道:“你很好,将大宝教育的很好。”

  永芳起身赶紧谢恩,真想趁此机会让皇帝将少齐调回京城来。不过只是想想就算了,皇帝肯定不答应的。

  “下去吧,去陪你母亲去。”皇帝摸摸大宝的小脑袋,又示意汤福将大宝眼馋的几样点心都送到永芳的桌上,好让大宝自在的吃喝。这么聪明的孙子,还是呆在他自己的母亲身边安全。免得被人当成了靶子,那皇帝可就后悔莫及了。

  大宝在小内侍伺候下跳下椅子,然后蹦跳起来,蹦跳到一半似乎醒悟到诚不对,立即规规矩矩的小内侍的引导下回到了永芳的身边。皇帝一直目送大宝,等到大宝回到永芳身边,这才收回目光。转眼间便又是那位威严无比的皇帝。

  所有人也都收敛心思,小心的伺候起来。

  永芳紧紧的将大宝抱在怀里,很想问问大宝怕不怕,累不累?不过周围人多,永芳忍住了,只是小声问道:“饿了吗?来,吃吃这个红枣糕,还有这个桂花糕,还有这个……”

  大宝嘴巴里塞满了点心吃食,不过总算还记得诚,因此吃的很是斯文。永芳看着小小年纪的大宝就跟小大人似地,一举一动都能看出一点名堂来,既欣慰,又心酸。欣慰的是自己的儿子果然能干,做她这个做母亲的感到骄傲。心酸的是小小年纪就要学这么多规矩,皇家的儿郎果然不容易。就之前那么小小一会,大宝陪着皇帝说话,换做平常人家,也就是一件平常事情。可是在皇家,再平常的事情也能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

  之前永芳的心一直提着,就怕大宝回答不好,又担心大宝回答的太好了,莫名的成为某些人的靶子。焦急忧心,差点就要诅咒皇帝老头了,幸好皇帝老头还没糊涂,知道不能将大宝捧的太高,早早的将大宝放了回来。阿弥陀佛。

  此时大殿中又有别的事情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比如五王爷家的世子,比如八王爷家的儿子,或许是因为被大宝启了,或者是被大宝刺激到了,纷纷开始在皇帝面前表现起来。作诗的作诗,唱词的唱词,说笑话逗乐子也不少。好一副祖孙齐乐的场面,显得温馨又和谐。若是忽略背里的关系和不可言说的目的,永芳都要感动一句,真正是个孝顺又有才华的人。

  一呈家家宴,便在这种稍显温馨和和谐气氛中结束了。回到安王府,安王爷分别给几个孙子辈的孩子了红包,大家便各自散了。回到荷香院,永芳将大宝和二宝都收拾妥当了,然后母子三人躺在一起,准备一起守岁。

  直到这个时候,永芳才有机会问大宝,“大宝,你当着那么多的人面,和你皇曾祖父说话,你怕不怕?”

  大宝皱着一张包子脸,接着又露齿一笑,“娘,我不怕了。皇曾祖父待儿子很好的。”

  “你真的不怕?你不觉着宫里面规矩很严吗?平日里嬷嬷教养你,你不都闹着说辛苦吗?”永芳好笑的问道。

  大宝摇摇头,笑道:“娘,我不觉着怕。只要皇曾祖父喜欢我,我就不怕。”

  “那要是你皇曾祖父让你宫里头陪着他,而且是好久,比如五天,十天,这期间你都见不到娘亲和二宝,那你愿意吗?”永芳又问道。

  大宝很无辜的看着永芳,好似是在谴责永芳为什么要问这么难的问题,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而二宝听到永芳说到他的名字,于是咯咯的笑了起来,努力的爬上永芳身上,嘴角流着口水,咯咯的笑了起来。大宝见二宝如此,烦闷的很,就冲二宝做了个鬼脸。二宝依旧笑得很欢乐,伸手去抓大宝的头。抓着大宝的头就不肯撒手了。

  大宝顿时痛的哎呦叫了起来,“放手,死二宝。再不放手我打你了,你别以为我不敢打你。”

  二宝依旧咯咯的笑,还以为哥哥是在跟他玩,笑得不行。

  永芳看到这一幕也跟着哈哈笑了起来,顿时没了心思去追问大宝的心里想法。“二宝,快放手啊,别把你哥哥的头扯掉了。”永芳努力掰开二宝的手指头,如今二宝的手也十分有劲。而且二宝瞧着,和同月龄的孩子比起来,丝毫不差。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永芳感叹一句,幸好是生在富贵之家,这才有足够的条件将二宝养的这么好。要是在普通人家,那肯定是没法子的。说不定孩子长大了,就成了先天体弱之身。

  好不容易将二宝的手掰开,大宝已经痛的眼睛里含了眼泪。而二宝却以为永芳打扰了他的玩乐,很不高兴的嗯嗯叫,还想翻身过去,找大宝玩。大宝连连摆手,“二宝,你不准过来。”

  永芳瞧着二宝小大人的模样,又惊又怕又怒的样子,很不厚道的笑了起来,“大宝,你弟弟还小,连话都不会说,你就让让他。等以后他长大一点了,你就带着他玩。”

  “我才不要带着二宝玩,他一点都不好玩。”大宝哼了一声,很是傲娇。

  永芳大笑不止,不过二宝似乎的确没那么好玩,但是在大人眼里二宝却很好,安静,好带,不会哭闹不休。是个很好的乖宝宝。想当初大宝那个闹腾劲,如今有越闹腾的趋势。永芳想到少齐的来信,便对大宝道:“你爹爹来信说,等过了年,便要你去读书开蒙。”见大宝没吭声,做出一副傻傻的样子看着永芳,永芳便笑道:“娘亲的意思是,你如今还太小,没必要这个时候延请先生回来开蒙。娘亲平日里有空,每天都教你一点。等你满了三岁后,咱们再说请先生的事情,你看可好?”

  “那大哥也要跟着先生读书开蒙吗?”大宝歪着头问道。

  大宝口中的大哥自然是孟二奶奶的儿子淳哥儿,也就只比大宝大了几个月而已。永芳笑道:“淳哥儿自然也要跟着先生读书开蒙的。到时候你们一起去,也好有个伴。我改天就和你婶婶商量一下,等到下半年的时候再延请先生。那时候读起来不会太过吃力。”

  “那二宝了?”

  “二宝这么小,还要过几年了。他可不能和你比。你是大哥,要以身作则,给二宝做个榜样。”永芳笑着说道。

  大宝十分郑重的点头,“娘亲放心,儿子晓得了。等以后儿子读书了,将来就教二宝认字。这样娘亲就能轻松一点,也免得二宝天天吵着你。”

  “好,咱们家大宝懂事了。不过二宝可没吵着娘亲,二宝可比你安静了。”这才一会,二宝已经窝在永芳的怀里睡着了。永芳看了眼时间,果然是到了二宝睡觉的时候。这个幸伙,生活总是这么有规律。

  到了初二,永芳带着大宝还有二宝回娘家伯爵府。黄夫人和老太太早就等着了,一见到大宝和二宝,就一口一个心肝的叫着,心疼的不得了。行哥儿还有张氏的鹏哥儿都出来一起和大宝玩耍。至于二宝只能将他放在老太太屋里的炕上,让他和钱氏生的静姐儿一起玩耍。静姐儿比二宝大个三个来月左右,看着就明显比二宝显得要大。永芳对钱氏道:“大嫂好福气,如今可是儿女双全了。”

  钱氏爽快的笑道:“妹妹别说我,你才是真正有福气。三年抱两,还都是哥儿,让人羡慕都羡慕不来。”钱氏看着静姐儿,眼底闪过一丝遗憾。

  永芳见了,暗叹一声,想来钱氏一直盼望着再生一个儿子,却没想到是个姑娘。永芳仔细打量了一番静姐儿,“大嫂,静姐儿长的真是不赖,只怕将来一家女百家求,伯爵府的门槛都要被人踩烂了。”

  钱氏顿时大声笑了起来,“四妹妹还是这么会说话。我不盼着一家女百家求,只盼望着孩子是个有福气的,将来能给她找个好人家。”

  永芳迥然,自己怎么将话题扯到十几年之后,还是婚嫁之事,这可扯的太远了。

  而钱氏眼睛却是一亮,扯着永芳笑道:“四姑奶奶,大嫂跟你商量个事情,你看可好?”

  永芳本能的觉着这事情怕不是什么好事,紧张的问道:“大嫂要说什么?”

  钱氏戳了下永芳,“放心不会让你为难的。你看咱们家静姐儿如何?”

  永芳夸赞,“好,长的很好。”

  “这话没错。我和他爹不敢说长的多好,但是绝对不差。想来静姐儿将来长大了也不会太差。比不上她姑姑,但是也该比得上她娘亲就是了。”

  永芳瞧着钱氏说话好笑,顿时笑出声来,“大嫂和大哥自然是不差的。”

  钱氏白了永芳一眼,好似在说,这还用你说,自然是不差的。接着钱氏又兴奋起来,“四妹妹,你看你家二宝长的那么好,和我们家静姐儿玩的那么好,想来两个孩子的感情将来定是不错的。要不你做个主,将咱们家静姐儿就给你家二宝得了。你家大宝是要承袭爵位的,我家静姐儿就不肖想了,不过二宝和静姐儿倒是满般配的。”

  永芳大囧,她是那只眼睛看出二宝和静姐儿般配的?永芳左看右看都没看出来。永芳讪讪然一笑,“大嫂,这事我可做不了主。”心道就是能做主,也不能早早的将二宝的前程给定了。先不说表情血缘关系之类的,万一将来二宝和静姐儿合不来,万一二宝喜欢上别家的女孩子,那该怎么办?那二宝和静姐儿岂不是成了怨偶。而且永芳心里头明白,少齐对大宝和二宝的将来都有一番筹划,若是不和少齐说一声,就草率的将二宝的终身大事定下来,怕少齐回来后,她是吃不了兜着走。

  钱氏丝毫不在意,“四妹妹过滤了,我不过是这么一提。若是四妹妹觉着好,便留心着,等姑爷回来后,四妹妹和姑爷商量商量,或是四妹妹直接写信给姑爷,问问姑爷的意思。四妹妹觉着可好?”

  永芳默,这事该如何拒绝,而且拒绝的要有艺术,要有水平,还不能得罪了钱氏,这可真是考验人的水平。就在永芳斟酌着要开口的时候,老太太就问了,“四丫头,你和大嫂嘀嘀咕咕的,在说些什么了?有什么好事也该说出来大家乐呵乐呵。”

  钱氏立马就道:“老太太,孙媳妇是在给四妹妹讨个人情,想要她家二宝给咱们静姐儿做夫婿了。”

  黄夫人猛的一听,顿时拍着大腿道:“永礼媳妇这话不错,我看静姐儿和二宝倒是很相配。”

  永芳抽抽嘴角,半岁多的孩子,不知怎么就看出般配来了。同时心里在呼喊,可别将她驾到火上烤,这事可真是让人为难。

  老太太笑呵呵的,“四丫头,你是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这事是千好万好。”黄夫人乐的不行,要是永芳慢个半拍,黄夫人就要代永芳答应下来了。

  老太太却不这么想,或者说老太太想的更多。“老大媳妇,你可别顾着乐。毕竟四丫头才是二宝的亲娘,二宝还有个爹在外地了。”

  永芳笑道:“老太太体谅我,大嫂这建议自然是好的。只是二宝他爹不在,此时我一人无法做主。再一个,其实孙女还有点私心。我怀二宝的实话,因为没养好胎,因此二宝生下来就比旁人要弱,性子又乖巧,我心里很是心疼二宝。不求二宝有大出息,只盼望二宝这辈子能够平安喜乐。虽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我还是希望二宝能够开心,能够喜欢。等将来他们大了,若是二宝和静姐儿真有缘,那自然是千好万好。若是二宝对旁的女子起了心思,我这做母亲的总是偏着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欢喜,不想委屈了孩子。如此一来,却是要静姐儿委屈了。因此,我就想要不等孩子将来大了再说此事,不可可行?”

  永芳心里头有点忐忑,生怕钱氏恼了她。

  却没想钱氏哈哈笑起来,“我道是什么,死妹妹想的总是比我周全。”

  永芳松了口气,瞧着钱氏的神色,应该没恼。

  黄夫人却有不同想法,“四丫头,话虽这么说,但是二宝和静姐儿本是表姐弟,将来两个人多相处一点,这感情自然就有了。何必等到将来,现在就可以想定下来。”

  永芳低着头,心想这可不一定。从小相处,两看相厌的人多了去了。要是两个人性格不合,却又勉强在一起,那还真有可能成为怨偶。

  老太太出面帮着永芳解了围,老太太道:“老大媳妇,话可不能这么说。我看四丫头说的没错。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儿女平安喜乐,尤其是在这婚事上头,二宝不是嫡长子,永芳的心思我倒是能想到。就盼望着二宝能够喜欢,他自己喜欢了,什么都好说。他要是不喜欢,说什么都没用。要是早早定下来,将来两个幸伙处得来,能够处处感情来,那最好不过。要是处不好,成了怨偶,我看你们怎么办?只怕姑嫂情分都要伤了。”

  永芳感激的看着老太太,还是老太太说的明白。

  钱氏也点头,道:“老太太说的是,是孙媳妇着急了。瞧着二宝是个好的,就想先紧着咱们静姐儿。”

  老太太笑了起来,“你这猴儿,什么好的都先紧着你家静姐儿,你可着够贪心的。等将来好的小子多的是,难不成你见一个就打一个主意不成?”

  顿时屋里头都哄笑了起来,一向爽利的钱氏都不好意思的红了脸。“老太太可别笑话我,我是个没出息的,眼皮子也浅。就要老太太时时的提点我,我才能有点长进了。”

  老太太指着钱氏笑道:“你这猴儿,我一个老婆子,还整日里不得闲,要来时时提醒你。找你婆婆去,找你相公去,可别来烦我老婆子。”

  钱氏当即挽着黄夫人的手,道:“婆婆自是会提醒我,不过太婆婆也不能闲着啊!”

  黄夫人也凑趣道:“说的是。我如今都是做祖母的人了,也需要老太太时常提点一二。老太太可不能闲着,一家老小可离不开你。”

  “你们这些讨债的,果然是要累着我老婆子。罢了,都说人老成精,我老婆子就托大,也不闲着,定会时时提醒你们一二。只要你们不要嫌弃我老婆子啰嗦就是。”老太太笑的十分开怀。

  永芳也跟着大笑不止,瞧着一家欢乐,永芳心里头很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