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8章课外作文辅导课





  同学们《夏天》的作文交上来了,水昜批改时皱起了眉头,因为他们千篇一律都是照《春》这篇课文扒的。

  也难怪,东北的夏天和南方的春天没什么两样,五一是立夏节气,草刚刚绿成片,树刚刚发枝芽,鸟刚刚上枝头。

  水昜知道,同学们不是没观察,观察的结果没有朱自清的《春》的景色,只能这么写了。怎么办呢?水昜不想就这样过去,他不想欺骗自己,更不能欺骗学生。因为如果这样的作文都批过去了,学生会被误导,以后写作文只会抄袭。

  正当他在想办法补救时,宰辅华带着几名同学来找他,提出六一儿童节前夕,同学们要坐黄晓光他爸的车去小顶山野游,黄晓光他爸说老师要是去,他就答应。

  水昜没去过小顶山,也不知道山势险不险,但是面对同学们童心未泯的祈盼目光,他说道:“明天是周日,班委会同学准备自行车,早7点到校,跟我去趟小顶山,等我踏查完了再定。”

  黄晓光说:“我去过小顶山,我知道上山的路,我还有自行车,我也去行吗?”

  水昜想,一旦考察行了,就得用他爸的大客,便答应他了。第二天,班长宰辅华,副班长姜卉元、陆启明,生活委员安萍,文艺委员文清,学习委员章健萍,体育委员高娜,劳动委员陈坚加上还黄晓光准时到校了。一行十人去了小顶山。

  小顶山离城区有15公里,与伊通县黄岭子乡接壤,是两县交合点,归二十家子镇管辖。一路上,路过饲料公司和一次变电场后,便是公伊公路的砂石路了。

  这条路坡路较多,自行车上坡时只能推着走。一个多小时,他们才到达进山的路口。从路口上山还需走一个小时,穿过一个村庄,过一条小河,才登上之字型的山路。

  山并不高,但是草木繁茂,上到山顶的路就需要半个小时。山顶是一个平台,秃秃的,没有树木,可以坐下100多人,平顶山由此得名。

  站在山顶朓望,南面的远山坡岭起伏,那是伊通县和长白山相连的山脉;西面的远处有一泓碧水,那是二十家子水库的波鳞;北面的远处隐约地矗立着一些高标建筑物,那是公主岭小城工厂的烟囱;东面的山下是我们路过的村庄和村外婉蜒的小河,和小河并行的,便是我们来时的公路,高低起伏,弯来弯去,象一条飘舞的玉带。

  水昜心想,这幅图画就可以写出一篇很好的作文,再过二十天,夏天的景色会更浓,让学生来一次,仔细观察一下东北的夏天,会写出一篇很好的作文。

  他和班委会干部们商量了一番,决定六一前的星期日来这里看村庄,淌小河,在密林藏宝,到山顶眺望,再吃一顿野餐,在山上写作文。找到藏宝纸条的给奖品,收班费去买,所有活动都交给班委会去组织。

  5月30日早晨,同学们穿着节日的服装,兴高采烈地到了学校。黄晓光他爸的黄海大客有56个座位,正好坐下全班同学加水昜。路上,水昜反复强调了要听班委会干部的指挥,记住这次出行的任务是写作文。

  车在进山的路口停下了,大客车返回去了,定好下午4点来接大家。队伍向山里行进了,村庄外的苞米地已经长出了苞米,观察从这里开始了。

  路过村庄,水昜让大家观察房子、院子、动物和人们;路过小河,让大家观察河边的石砾、河底的沙粒、河水流淌的情态和声音;过了河,让大家远看山的景象,记住山形山势的总体轮廓;进了山,让大家细看身边和脚下的植物;到了山腰,让大家分散开去,寻找宰辅华和陆启明在大家过河时,先进山藏下的“宝物”。

  所谓宝物,就是纸条,上面写着奖品的名称。先前来时,水昜就教他俩怎么藏宝了。让他们在石缝里,树根树桠间,野花丛中,残落的枯叶下,把纸条折成方或卷成筒抑或就平放,既让大家找得到,又不能随便就得到。

  这一环节安排了两个小时,给同学们充分的时间去接触大自然。他们惊动了鸟儿,听到了鸟语;惊动了松鼠,看到了松塔;吓跑了野兔和山鸡,唯独没见着蛇,因为水昜打探了村民,这座山里总有人来野游,从未见过蛇。

  到了山顶,黄晓光带来了望远镜,组织同学们轮流观看,花费了三个多小时。

  野餐带的都是面包、饼干、麻花之类的食品,每人都带了水壶,在看望远镜的前后便都报销了。

  姜卉元、安萍、陈坚是奖品组的,陈坚是力工,只负责背奖品,发奖品归两个女生。挖到宝的自然是高高兴兴了,没挖到宝的也有机会,描绘一种景色或景物给大家听,大家鼓掌了就给奖。

  接下来是写作文,题目是《记一次野游》,要求是500字以上,时间是一个小时,然后分组去念,一组推荐两篇好作文,念给全班同学听,由水昜当众讲评。

  同学们有了实践,写出的作文内容都很丰富,最长的写得超过了1000字。这次野游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写作文的乐趣,每月一篇栏目出现了《我家猫咪》、《爷爷的手》、《妈妈教我做饭》、《我和爸爸扎风筝》等一些好作文。

  葛彦辉的作文水平提高了一大截,从没啥写的到见啥写啥,从见啥写啥到有感而发,他的一篇《我的妈妈》写了600多字,通过记叙奶奶有病,妈妈看护婆婆的事,写出了他对妈妈的敬意,发出了以后妈妈病了,他也要这样看护她的心声。

  作文也是同学间交流学习经验的载体,黄莉的一篇《我是这样记英语单词的》和李明光的一篇《我终于解开了这道难题》的作文,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水昜告诉同学们,写文章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能让别人看明白是最起码的要求;能让别人受到启发和教育就是好作文;能使更多的人受到启发和教育就要登报纸,能通过编辑的认可,才是最成功的!

  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辛苦的工作。两个班级,100多名学生,批一次作文就要看五万多字,写评语需要写2000多字,一学期六篇作文,30多万字,一万多字的评语,是很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这是一个良心活,考的是老师的师德。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一个语文老师是否称职,就看他的学生作文水平如何。所以,高考中,考卷分数最多的题目是作文,这是公平的,既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又考老师的教学能力和道德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