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她和他的小心思(1 / 2)





  暮色驮着公交车,正往无声处疾驰,迟凉波只要一抬眸,轻易往车窗外一瞥,便可见斑驳的树影逐渐疏远,所有事物的形状也开始模糊,渐渐模糊成事物本有的颜色,绿,金粉,白,暗灰……在这些无尽色彩漂移远去途中,他忽然安静下来了。

  仿佛刚刚无可抑制刻意纵容的黯然,嫉妒,不安,怨忿,不平,不甘……以及意欲告知真心然后破罐子破摔的破坏欲,随着窗外景色的平稳远去,在他体内某处渐渐缩小,直至消失。

  他总是清醒的,即使不清醒也是自己在清醒地放任自己不清醒,他知道做什么是正确、准确、标准的,所以,此刻,他平静下来了。

  他拿起手机,插上耳机,听着一首安静平缓的歌——这歌是迟煦漾推荐给他的。

  迟凉波唇边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望向落日,此时无风,金彩将云烧得狼狈、凄美。

  而此时迟煦漾下了车,走向小区,走近落日,也在远离余晖。

  稍后一会,刚刚和她打过招呼的侯百摇看见的就是,她和郝声,一齐溶入绚烂的光彩,然后又一同走进了阴凉的黑洞。

  他们一起进了楼房,身体也是紧挨在一起,但侯百摇却看到了两条灵魂往偏离对方的一侧,偏离。

  ……偏离,继续偏离,无限偏离……完全偏离。

  一定是错觉吧。

  他们两个的背影那么紧密,那么……亲密……

  回到家立马洗了个澡,迟煦漾感觉身体顿时清爽了不少,然后伸直手臂,换身干净舒适的衣服,躺在阳台摇椅上看书。

  夕阳坠落在她的耳边,夹带着白日死亡了的烈日鬓角,便有了几分惊心动魄的美感。

  阳台上养了几盆绿株,叶片纹路流淌着几分清艳,被泼天的落霞层层渲染,悠悠然彩色猝然闯进她的肉体,魂灵便归来,陷入如梦境般柔软的书香之中。

  迟煦漾她可以很活泼,强找话题也可以很健谈,与熟知的人聊上个叁天叁夜也不会累。

  但她更喜欢,就这样一个人,静悠悠的,不见人,也不交际,更不去顾及别人与许多事,沉静下来想东想西,想些无聊没意义但处处带刺的事,尽管鲜血淋漓,痛也不会痛了,也要为之乐此不疲。

  也许只有这个时候,她才能够完完全全地意识到自己才是彻彻底底地属于自己的。

  无论痛苦还是欢欣。

  她也深信只有自己是属于自己的,才有可能从世俗那汲取快乐。因为平常的快乐都是虚假的,虚伪的,自欺欺人的,是为了建构安全的表象而掩盖渴求的本质的。

  倘若得到了虚假的欢愉,她也就失去了部分自我。

  因为她欺瞒了自己。

  正如她整日沉浸在寻欢做爱之中,快感与刺激让她短暂地失去感受痛感的敏锐灵魂,让她相信玫瑰其实不需要刺,也可以艳丽尖锐。

  只要一片玫瑰花里有几朵这样的玫瑰活了下来,那么没有刺的玫瑰照样可以生存下去。

  以后都将是没有刺的玫瑰。

  时间久了,照样舒展枝叶,照样开花结果,然后玫瑰也就不会去想缺少的那部分到底是什么了。

  她一直告诉自己,玫瑰没有刺也很美……没有刺更美。

  催眠,无上的艺术,却不可长久的技术,没能让她在肉体与魂灵上彻底摧毁玫瑰的刺。

  但是催眠又必不可少。

  若想让这玫瑰不扎手,包裹是必须的。

  书籍于她便是这样的包裹。

  包裹带刺的玫瑰,在遮掩麻痹刺不曾存在的同时,又矛盾地提醒了刺的存在。

  其实有时觉得她奇怪,只不过是矛盾懦弱逃避遭遇美化了的另一种委婉说法。

  很多时候,她的脑子都在与她的身体对抗,时断时续的想法让她的行为缺乏连贯性,致使她经常会实施那些常人难以理解的的举动,但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在无形中又中和了她异常行为之中的不协调,让她看上去矛盾又和谐。

  比如郝声就不明白她对他究竟是个怎样的态度。

  她怜悯他厌弃他对他内疚对他“恨铁不成钢”企图改造他操控他,或者没那么复杂,她只是单纯地被他的情绪感染过敏了。其实他不过是她自怜自伤的一个工具而已,她在虚假地“换位思考”,虚伪地共情他。然后借此得到道德上的满足感,也许只是对自己的警示与怜惜。他是一面铜镜,尽管照出的是他的模样,但她却在铜镜里观看自己。

  郝声总觉得是自己想多了,但又忍不住去想,最后头痛欲裂,只好逼迫自己不去想了。

  但他之于她到底究竟是什么?

  ……

  迟煦漾觉得只有自己意识到自己,自己感受到自己,这些那些感情、这样那样欢喜才显得足够真切。

  但总是得到自己所期待的欢喜,似乎就不太符合自小所见、历史所形成的规律。

  她只好委婉地扭曲欢喜,好像这欢喜见不得光,必定要偷偷摸摸地,由欢喜变为窃喜。

  纵然都是喜,窃喜之时必定附带禁忌之中应有的情绪与道德。

  欢喜?窃喜?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到底在字形上不同,这字意也差之千里了。

  她啊总是处在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不仅仅是窃与明这么简单。

  一个人不需消耗大量能量,便可运行两套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

  似乎只要想清楚弄明白不犹犹豫豫没有心没感情不内疚,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办到了。

  但她到底不是个纯粹的坏孩子,思维的不兼容性加剧对抗了灵魂摩擦与疼痛。凡物不平则鸣,期望与现实不合的落差,让灵魂与肉体滋生龃龉,如此的话难免会吵吵闹闹,会拥挤会容不下她感性上不太愿意接受并实行的东西,然后就会花费大把时间去没有意义地烦躁,以及触碰到无可名状的失落。

  而此时唯有书才能够给她带来长久的寂静与安宁。

  可以这么说,书让她短暂地成全了本我,成为了自我,又失去了超我。

  书在不同人眼里又有不同含义。

  妈妈眼皮抬也不抬就说:“读书的话,可以寻找自己,成为自己。”

  哥哥眼睛潋着柔柔波光,平静道:“一开始我心中有一个问题,我尝试在书中寻找,不管这个问题解决没解决,都会滋生无数问题。然后为了解决这无穷无尽的问题,就要读更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