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世剑仙第79节(1 / 2)





  匠人愣了一下,说道:“这倒是无碍,那个人把剑放在这里的时候便说过,若他没有回来取,这柄剑便任我处置,自然也包括将它卖出去。”

  李梦舟倒是没有多虑,随即问道:“这柄剑也是三十五两?”

  匠人点点头,说道:“每一柄剑都是这个价格,概不赊账。”

  “好。”

  李梦舟答应一声,将剑缓缓归鞘,犹豫了一下,说道:“依我看来,这柄剑的主人应该是一名刺客吧?除了更适用的短剑,这样狭长的剑,倒也常被刺客喜欢。只是刺客应该更喜欢轻盈一些的剑,有利于瞬间出手,这剑倒是颇有些重量,说明那刺客的力量也是不凡。”

  匠人很是意外的看着李梦舟。

  他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说道:“你猜得不错,这柄剑的主人的确是一名刺客,也是因为执行某个任务,自认不可能活着回来,便将这柄他所珍爱的剑留在了这里。”

  李梦舟本没有觉得匠人会说出关于这柄剑主人的故事,倒是颇有些诧异。

  而沈霁月则很是好奇的说道:“既然是要执行很危险的任务,何以不带着最趁手的兵器?”

  李梦舟替匠人回答了沈霁月这个问题,说道:“即是必死的任务,那个人当是心知肚明,就算带着这柄剑,也同样回不来,他不忍心让这柄剑随他一起陨落,才很艰难的做出这样的决定。”

  匠人没有说话,显然是认可李梦舟的猜测。

  沈霁月很怪异的看着李梦舟,不明白他怎么这么清楚这里面的事情,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李梦舟朝着沈霁月微微一笑,自以为如沐春风,十分和善可亲。

  沈霁月忍不住身子抖了一下,惊恐莫名的说道:“你干什么?”

  李梦舟皱了皱眉头,说道:“你这是什么表情?算了,既然剑已经选好了,你便掏银子吧。”

  说着,李梦舟拿着剑便头也不回的走出了铁匠铺。

  独留下在风中凌乱的沈霁月。

  第四十二章 潞王府的裨将

  走出铁匠铺后,李梦舟便径直向朝泗巷走去。

  身后传来急切的脚步声。

  沈霁月追上来,一把拽住李梦舟,恼怒的说道:“你买剑,干嘛要我付钱?”

  李梦舟很是心安理得的说道:“我没钱。”

  沈霁月:“……”

  好干脆的理由,沈霁月居然无言以对。

  关键你没钱是你的事情,没钱干嘛还要来买剑呢,买剑又凭什么要我付钱?难道本大小姐很像是冤大头嘛?

  沈霁月觉得自己很委屈。

  李梦舟认真的想了想,说道:“你不是沈家大小姐嘛,应该很有钱吧,作为同窗总要帮衬一下没钱的我吧,虽然的确是没钱还你,但你要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我也是不会吝啬的,算是你在我身上的投资吧。”

  沈霁月哪里会真的在意这些,不过想着三十五两银子便能让李梦舟日后帮自己做一件事情,倒也不算太亏。而且就算真的亏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她有钱。

  于是沈霁月也失去了逛下去的兴趣,便挥手和李梦舟告别,独自出城回了离宫山门。

  ……

  都城里有一座楼,属于内城之地,天下闻名。

  其楼高有九层,雕梁画栋,玉璧金阙,飞檐斗拱,碧瓦金銮。若登此楼绝顶,便可将整个内城尽收眼底。

  此楼名曰——太清楼。

  而在太清第八层,正有两名年轻男子相对而坐,手中各执黑白双子,展开博弈。

  如果李梦舟在这里,定会认出这二人便是不久前与他在外城茶楼上见过面的关慕云和王川两人。

  关慕云似专注于棋局之上,眉头轻微蹙着。

  王川更多的是在打量这房间里的装饰和环境。

  “不愧是琅琊第一楼的太清楼,与温柔乡并列。”

  温柔乡是青楼,太清楼是酒楼,本来涉及的也并非一个行业,称第一也不为过。

  这是王川第一次进太清楼,更是上得第八层。

  若非关慕云书院学生的身份,他哪能借得这般耀眼夺目的光。

  至于太清楼第九层,就算是有着书院学生身份的关慕云,也是不够资格上去的,那是专门接待真正大人物的地方。

  关慕云似乎也有一些心事,执棋良久迟迟没有落下,蓦然一叹,说道:“那人倒并非是传闻中的那样,在丹青这方面他确实有很深的造诣,令我自愧不如。”

  王川愣了一下,轻声说道:“李梦舟这个人虽然近两日传闻不太好,但总也会有可取之处,他在丹青方面有再高的造诣又能怎么样呢?他毕竟是一个修行者,在修行上他远远不如关兄,实在没必要为这样的人自寻烦恼。”

  关慕云平淡的说道:“观他今日做派,便也不是一个简单人物,其动行间气息若有若无,兼之悠长,倒并没有令我有太大的惊讶,毕竟是入了天照,不足为奇。我也不是真的太过在意,只是他在丹青方面有这么高的造诣,却在修行上一塌糊涂,成为了都城里不少人的笑谈,总是有些可惜的。”

  王川很是不理解的说道:“关兄何须为他可惜?说起来我连书院都未考进,岂非更可惜,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入了天照的人。资质不行却能入离宫,才是真正让我有些羡慕而又嫉妒。我真不明白离宫的人为何会要他这样的人?”

  倏然。

  关慕云捏住白子的手坠于棋盘,发出脆响,他笑道:“离宫与书院不同,规矩也不一样,许是这个人的运气很好,否则又怎会于茶楼上那般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