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零七章 传国玉玺的一角

第二百零七章 传国玉玺的一角

以下是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李元霸瞄了那块只不过大拇指加盖大小的玉坠一眼,有些奇怪地问道:“一个玉坠而已,要赌还不赌个大点的物件”

李世民闻言明显愣了一下,旋即笑着说道:“元霸,你可是小瞧了这枚玉坠了”

李元霸撇了撇嘴,道:“这有什么,不过是一个小玉坠而已吗而且还是这么普通,只不过是磨圆了棱角,甚至都没雕琢一下,就穿了个洞找根绳子挂了起来依我看呐,那花穗绳子都比那枚玉坠要值钱”

“元霸,知不知道司马迁”李世民道。

李元霸有点不习惯李世民的惯性思维,他点点头,道:“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一说龙门。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著有纪传体通史太史公书。岂可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李世民眼睛骤然一亮,道:“你这个比较倒是很到位那太史公书朕也曾经看过,记载了从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足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确实是史书的一大创举,与文学巨著离骚相比,亦是不遑多让”

“德儿,没想到你还能做出这样的诗句,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李渊才不管你太史公书还是中书公书,只要知道这两句话是他儿子做出来的就够了。

这就足以让一个当父亲的高兴了

“皇兄,你说司马迁做什么难不成司马迁还会把一枚小小的玉坠写进太史公书里头”

李元霸感觉自己都被这话给逗笑了,一枚玉坠而已,有什么资格被写进史书里头。

“小玉坠自然不会有,不过大点的和氏璧确实曾经出现过”李世民伸出筷子夹了一口红烧肉,继续说道:

“太史公书.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记录了一个有关和氏璧的典故话说在战国之时,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邯郸城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邯郸城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

这完璧归赵的故事,李元霸也不知道听了有多少回了,所以他也没有在意,而是想破脑袋地开始琢磨那一枚玉坠,到底与这和氏璧有什么关系。

当李世民将完璧归赵的故事讲完之后,发现李元霸还在那里怔怔出神,以为他还在琢磨方才的故事,便继续说道:

“或许你还在想,和氏璧怎么就与着玉坠扯上了关系朕告诉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块和氏璧辗转落到了秦始皇嬴政的手中,嬴政命令李斯把它打造成传国玉玺,让它承载着国家的政权符号”

“传国玉玺”李元霸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惊呼了一声,道:“皇兄,你的意思是说那枚玉石”

“不错”

李世民点点头,道:“秦朝灭亡之后,那传国玉玺几经波折。最后落到了汉朝刘氏皇族的手中。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而那一角”

李世民笑了起来。笑得很灿烂,他说道:“都说那一角缺失的玉石是彻底沉入了当年的地砖之中,可实际上。那缺失的一角却是被大殿中的一个宦官给捡走了。之后经过简单地雕磨之后,得以传世。而这枚玉坠,便是那传国玉玺上缺失的一角”

“嘶”

李元霸倒抽了一口凉气,到现在他才总算是明白这枚玉坠的重要性了。

说一千、道一万的,真要算起来,这玉坠也是和氏璧,只不过是部分和氏璧罢了。

“切,还是德儿说得对,不过是一枚玉坠罢了给了你了就给了你了”李渊这心里头明显还带着气,所以这言语间也是毫不客气。

李世民可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李渊的眉头,故此在对李元霸眨了两下眼睛之后,马上转移话题:“对了,四弟,你方才说婚约之事,你记得是何时大婚吗”

李元霸连忙道:“如月初一,也就是十天之后的下月初一,即可完婚”

李世民说道:“嗯,时间上是有些急了。不过你放心,六礼自有礼部的人为你操办,到时候只需按部就班地接受管理即可。”

李元霸皱了皱眉,道:“臣弟成亲,与礼部何干有白福为臣弟操办一切,也就足够了”

李世民看了李渊一眼,见其并没有看自己,这才说道:“元霸,此事说起来话长白福应该已经告诉过你,此番是因为那吐蕃与清河崔氏狼狈为奸,他们竟然丧心病狂地派遣半万之人潜入长安城中,想要寻找机会行刺于朕”

“这皇城之下,朗朗乾坤的,那清河崔氏的家主崔颢难不成是疯了”李元霸听地是目瞪口呆。

“疯了”李世民冷笑了两声,摇头说道:“就算是我大唐的百姓全部已经死光了,他崔颢也绝对不会发疯”

“皇兄,既然早就已经知道那清河崔始图谋不轨,意图谋反开始的时候为何还要放这半万的崔家之人,进入长安城中呢”李元霸追问。

李元霸说得很对,把所有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中,是李元霸最擅长做的,因为他还怕麻烦

李世民道:“朕在等他们先动手,只要他们敢动手,那就是犯上作乱,诛九族的大罪同时也是给了朕一个对付五姓七望,以及吐蕃的理由只要这个口子一开,不仅仅对大唐周遭的番邦蛮夷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更是让我大唐朝廷站在了正确的一面。”

于公于私,李世民说的话都很有道理,可是在李元霸看来,却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够把清河崔氏的人给引导至武王府去

李世民似乎看出了李元霸心有疑问,抢先一步说道:“对了,待元霸大婚之日的那一天,朕会亲自走一趟武王府,为你主持婚宴”未完待续。。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