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三章 灯(2 / 2)

也许两个时辰做灯不难,但是二皇子还加了与众不同这一条,这一下子难度就提上去了。

那人果然为难起来,四皇子比较好说话一些,适时补充了一句:“二哥的意思是,好看就行——不要和宫中、御园今天张挂得一样。”

那人想了一想:“宫中也会赶制些花灯宫灯,有一种用铜丝拧好骨架,缠上丝绢,再结上穗子就成。”

二皇子皱了下眉头:“听起来很普通啊。”

那人摇了摇头:“殿下,这个丝绢上可以做做花样,有素色的,上头再用画笔描些花。有的直接用彩结和彩锦缠起来,中间插上蜡烛之后,也是十分好看的。”

二皇子一听就拍了板:“行,那就按这个做。你给我弄铜丝啊什么的材料来,要快”

那人不敢怠慢,又行了个礼赶紧退下去准备。

不一会儿材料果然送来了,满满一箱子。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这个铜丝怎么拧成一个立体的灯笼形,就让二皇子有些束手无措。

旁边那人手把手的教,拿着铜丝比划:“殿下看,这么折过来……”

这铜丝,和厨房里粉丝差不多粗细,可是拧起来不是一回事儿。看那人手里的铜丝跟活的一样,要多听话有多听话,要折弯就折弯,要捋直就捋直,可是二皇子弄了半天,形状倒是和那人示范得差不多,可是铜丝有些曲曲弯弯的——饶是这样,二皇子已经累得满头是汗,手指也被铜丝给勒红了。

那人小心地说:“殿下,要不小人来……”

“不用”二皇子一口回绝:“你教我怎么弄就行。”

光弄这架子,就差不多折腾了大半个时辰。午膳摆上来,二皇子也只吃了两口。四皇子在一旁打打下手,给点小建议。

好不容易架子终于扎好了,接下来是重头戏——缠锦。

这个有多种缠法,平着缠,竖着缠,交叉着、斜着,复杂一点的,还有八卦式,梅花式,松结式等等等等……

最简单的当然是十字交叉来。二皇子松了口气,开始兴致勃勃的挑起材料来,结果匠作坊送来的那些,二皇子他老人家看不上哪。于是乎,叫人把松涛阁翻个底儿朝天,好看的能用上的全拿过来。

这下不得了,宋婵做事绝对周全,不但拿来了各色锦缎丝绢绸布,还有各式丝穗,带结,琉璃珠子等等等等,反正绣篮里都能翻出来,只是这些特别精致华美。

饶是这样,二皇子还说动作太慢了。

真是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

宋婵一来,这出谋划策的人就更多了。

最后定下来的是梅花式。

外面天色渐暗的时候,二皇子的灯终于做成了——四皇子的灯也完工了。他的只是普通的素面宫灯,上面的画与诗也是他的亲笔,一块拙石,一丛幽兰,几杆碧竹,几句清诗。

看起来是不出众,尤其是——不怕看,不怕挑,就怕比啊

旁边就是个活生生的对比。

二皇子那个灯笼,比四皇子这个灯笼——说大小,那是小苹果和大西瓜的落差。

说颜色,那是白娘子和新娘子的强烈反差。

说气质,四皇子这个可以称为清秀佳人……

二皇子那个是……富贵逼人。

潮生真是头一次看到这么花哨,这么耀眼的宫灯。

她不知道三皇子那黄金珍珠灯有多么灿烂,在她看,论抢眼,肯定没有二皇子这个抢

点上灯笼试了一下,效果很不错,花团锦簇,五光十色,二皇子一高兴,又给匠作坊那人打了一份儿赏。

当然灯现在不能一直点下去——天还没黑呢。

二皇子和四皇子各拿各的灯走了,剩下的人也会自己找个乐。

上元灯节啊,不管在什么地方,过年,上元,中秋,这三个大节都是极端重要的。其中又数上元节最热闹繁华。过年时各人都在自己家中,中秋也是一样,要回家团聚,上元灯节却是大家同乐的,连乡下的小村里,大家都会雕些萝卜灯、南瓜灯、草灯之类的来热闹热闹,人多的地方还有舞龙,舞狮、送火神,赛灯会,赛诗会,……这也是女人们一年中能光明正大上街的唯一机会。大户人家的,小门小户的,在这一天都会出来,赏花灯,走百病——呃,可能还会顺便看看自己将来的良人之类……

这种时候,要防火防盗防拐子防流氓……千万不可大意。

君不见,红楼里头的苦命人香菱就是这一天被拐的,从此小姐变丫头,最后下场真是凄凉。

啊,扯远了。

潮生也吃了元宵,这馅儿没得说,象蜜一样润着舌头和喉咙。花生的,芝麻的,玫瑰的,桂花的。若是不爱吃甜的,还有咸肉馅、火腿馅什么的。这盛出一碗抢一碗,各人都是边呼好烫边急着吃。李姑姑敲着锅边:“小心点儿别烫着都悠着点儿,这个东西糯米粉做的,吃多了不克化。”

珊瑚笑嘻嘻地说:“不怕的,我在家的时候一口吃过五十个都没事儿。”

五十……

潮生差点让嘴里的元宵噎着,瞅着珊瑚那小身板儿小肚皮,不象能装下五十的容量啊?莫非是袖珍形的珍珠元宵?那倒有可能

————————

抱抱大家。

节这么快就过完了,真让人不适应。。

我觉得我还想再过一次啊……

啊,求包装~~啊,不是,是求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