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三章 报国无门(2 / 2)

蒋委员长不由气的大骂,让这些土匪兵回四川好了。

一时间,川军名声扫地,成了人人唾骂的对象。

连川军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一下子从抗日英雄变成了土匪强盗,初出川时的雄心壮志一下子化为乌有,每个人的心中都满是悲愤,士气低迷,无时无刻不想着洗刷身上的污点,就在这时,第五战区司令李长官向川军伸出了援助之手。

一九三七年底,日军占领南京以后,为了沟通南北战场,遂沿津浦路南北对攻,企图攻取徐州,徐州会战开始。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津浦路南段的日军进攻势头被阻,两军形成隔淮河对峙的局面。津浦路北段因韩复榘在日军进攻面前不战而退,济南、泰安、曲阜等地弃守;形势万分危急。

第五战区司令李长官此时手中缺兵少将,一点残破的兵力,都是淞沪会战退下来的残兵败将,士气低迷,而韩复榘又不战而退,让津浦路门户大开,日军兵锋所向,一往无前,南北两路日军大有在徐州会师,将第五战区全歼的趋势。

李长官,出身桂系,早年只是一个连长,却凭着个人能力一统广西,是个传奇人物,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李长官被蒋委员长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不过他这个司令却过的很是艰难,手下只有一些残兵败将,士气低迷,兵力捉襟见肘,到处都是漏洞,李长官为此忧心忡忡,几次向蒋委员长要兵,却无功而返。

最后,当李长官听说川军无人接纳之时,立即伸出了手,要将川军调到自己的战区作战。

有人劝李长官,说川军名声不好,装备和战斗力又差,要他们没有什么样用处。

李长官反问,他们总比稻草人强吧!在这样的情况下,川军一八九师等部奉令急赴鲁南,增援北线作战。

此时的一八九师,在连续经历大战,又经过长途行军,元气大伤,士气低迷,人员减员非常严重,只剩下了五千余人,几乎减员一半。

然而,军令如山倒,再加上川军的名声并不好,现在有人收留已是求之不得,所以,全军从山西向山东开拔,一路风餐露宿,极为艰难。

然而,肉体上的打击远比不上心理上的打击,川军被阎长官赶到出了第二战区,成了全国闻名的土匪军,名声臭不可闻,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现在的川军,每个人的心头尽是悲愤,感到报国无门,有人甚至开了小差。

当李长官的调令下达时,川军军心为之一振,终于可以有机会一雪川军的耻辱了,王师长更是激动的说:“李长官给了咱们川军报国的机会,咱们一定要对得起人家,好好的打鬼子,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去。”

总的来说,川军是在怀着一种知恩图报的想法开往山东的。

在行军的过程中,川军再次进行了整编,一八九师原有的四个团缩编为两个团,由于战功卓著,郭首道任新合并的五六六团团长,而冷云峰还是做他的警卫排长,隶属于团部,而徐守明,则依旧做他的连长。

部队一路跋涉,终于从山西进入了山东地界,远远的就是临城了,此时,已是一九三八年的一月。

与一八九师一起到达的,共有川军的一个集团军,包括两个军,一八九师作为集团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作为军预备队,扼守藤县。

一月的山东,正是最冷的时节,寒气逼人。

冷云峰轻轻的向手心儿呵了一口气,顿时,一股白色的雾气自手中升了起来,冷云峰一边呵气一边跺着脚,脚上的草鞋早已换了两双,为了保暖,冷云峰还在草鞋外面包了两层棉布,总算好受了一点。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如冷云峰这么幸运,能找到棉布包脚,不少人的脚被冻的发紫,不过却只能硬挨。

至于身上穿的,虽然在山西的晋军仓库里得到了一小部分,但大部分人还是穿着单衣,为了取暖,冷云峰让人在城外捡来枯枝,升起了篝火。

烈火熊熊,驱散了人们身前的寒冷,可是背后却冻的发麻,于是,很多人又将身子转了过去烤后背,就这样不断的转来转去,让身子暖和一些。

“冷娃子,你不在团部好好呆着,跑老子这里做啥子?”城门外,徐守明眯着眼睛看着一旁的冷云峰。

冷云峰轻轻一搔头,口中一笑说:“老子在一连呆习惯了,就想看看你这老兵痞啥子模样。”

“你个狗日的,不在团部的屋里好好呆着,倒跑老子这里,你是不是想看看老子现在的囧样子?”

“嘿嘿,这倒不是,实话说吧,老子是奉了团长的命令来这里警戒的。”

“警戒?”徐守明不由眨了眨眼,虽然心中对郭首道很不感冒,甚至有些憎恨,但徐守明还是对冷云峰的到来很有好奇心。

“笛笛……”

不远处的官道上,三辆美式福特军用吉普车开了过来,冷云峰精神一振,口中说道:“来了!”

“你个瓜娃子,神经兮兮的,到底是谁来……”

徐守明不作声了,那三辆军用吉普军在近前嘎然而止,随后,几名身着呢子大衣的将军从车上走了下来。